外经外贸沿革
新中国建立后,海淀区外贸事业在为市专业外贸公司提供货源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改革开放以前,北京市外贸系统及外埠专业进出口公司需要海淀区出口货源时,分别通过区供销社、区蔬菜公司、区畜牧局等单位或生产企业组织生产和提供货源。改革开放以后,专业外贸公司垄断被打破,组织货源的区域扩大。
1979年2月,成立海淀区对外贸易公司,负责扶持和发展本区出口商品生产基地,逐步成为市专业进出口公司、区外贸公司、区乡街村、生产厂家及“三资”企业多主体多渠道的出口新格局。
利用外资工作始于80年代初,起步晚,发展快。1984年6月,成立海淀区人民政府对外经济贸易办公室(1991年4月更名为海淀区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主要负责宣传贯彻外经外贸方针政策,初审外商投资项目,对外劳务合同、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监督、指导、协调、服务,初审出国出境业务人员,培训区属外经外贸人员及外商投资企业中方管理人员,组织招商引资,管理外汇留成。10多年来,由于外经外贸工作全面开展,促进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为推动海淀区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4年7月,为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推动内外贸的统一化进程,海淀区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与海淀区商业委员会合并重组,成立海淀区商务局,从此海淀区的外经工作和内外贸工作掀开了新的一页。
地区进出口总额数字对比:2004年164亿美元;2005年201亿美元;2006年215.7亿美元;2007年261.7亿美元;2008年298.3亿美元;2009年288.3亿美元;2010年417.5亿美元;2011年487.99亿美元;2012年412.4亿美元;2013年401.4亿美元;2014年342.1亿美元;2015年303.6亿美元;2016年282.7亿美元。